
8174
5.0分
简介:
聞言老李臉上露出一絲苦笑來他如何不知這個道理只是他快五十歲才得了這麼一個兒子自幼便如珠如寶的呵護著早已習慣了對他毫無保留的付出」茅秋雨聽著這聲師兄,老淚頓時縱橫,說道「這是何苦來,這又是何苦來」見著師兄流淚,荀梅再也忍不住,眼眶微濕說道「終究還是醒了過來,已算幸運「那又如何呢」唐三十六曾經是天道院的學生,看著這位落拓的中年男人,下意識里想要幫助對方,聽著這話不禁有些傷感,嘆道「以王破的天賦悟性,如果他也繼續在天書陵里多留幾年,肯定也能再多讀幾座石碑,可他為什麼堅決地離開就是因為他清楚自己的極限在那裡,繼續留在這裡,就算能再看幾座石碑,與在天書陵里消磨的歲月也不成正比,那是一種浪費吃完飯後,他沿著庭院隨意散了散步,回屋裡床上閉著眼睛休息了會兒,然後重新坐回門檻上,左手拿著本子,右手拿著筆,繼續看著庭院四周的風景開始發獃,光線無時無刻不在隨著時間變化,他就必須無時無刻地觀察」苟寒食回想了片刻,說道「七百年前,汝陽郡王陳子瞻入天書陵觀碑,曾作文以記其事,似乎便是你這種看法」碑廬之前已經圍滿了人,黑壓壓的一片,陳長生粗略一看,便知道至少過了百人,其中四十餘人是今年大朝試三甲的考生,五名身著白衣的碑侍站在外圍,其餘的數十人應該是以前的觀碑者,一直留在天書陵里沒有出去,前兩天,這些以往的觀碑者在不同的碑廬前各自修行,沒有與今年的新人朝面,此時竟是全部來到了照晴碑前,不想便知肯定有什麼大事即將發生
猜你喜欢
换一换